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原意是指,下棋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作出错误的判断,而看棋的人却能够洞察得清清楚楚。
所以,古人以下棋比喻人生:凡事越是身处其中,越难以全面准确认知形势;越是置身事外,越能够穿越现象,洞察本质。
当局者迷,在古代诗词中也多有体现。辛弃疾的《恋绣衾·无题》,“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都是对当局者迷的感叹。
当局者迷,实属必然。因为,每个人看问题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是主观见诸于客观。好比,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真实的哈姆雷特却只有一个。如同盲人摸象,一家之言,虽有道理,但从整体把握,则全是谬误。
也许有人说,自己眼界宽、见识广,看问题一向很准。但是别忘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古今中外许多纵横捭阖的领袖人物,也有错误估计形势的时候,何况常人。
人生如棋,一着不慎,可能满盘皆输。下棋不允许悔棋,人生也没有后悔药。所以,尽量不要当局者迷。迷者,棋必败、人定输。
要避免当局者迷,对下棋者毫无办法。因为旁人只能看,不能说。更有甚者,棋盘上写着“多嘴是驴”。
现实生活中,要想“当局者不迷”,答案倒是有一个,就是“跳出自我”,虚心求教。不要自我封闭,更不能自以为是,凡事多听听旁观者的意见,做到建议要多听,主意自己定。至少,这样不会犯颠覆性的错误。
治疗白癜风最好药北京中科医院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