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民国庐山缆车工程商业战(上)

发布时间:2016-11-30 5:22:17   点击数:
民国庐山缆车工程商业战(上)

年12月23日,国民政府首都警察厅警察在夜间例行巡查旅馆时,抓捕了五名企图对庐山缆车工程机件、设备与材料进行破坏活动的犯罪嫌疑人。这一行动,宣告历时一年的庐山缆车工程商业大战的最后一幕降下了帷幕。本文依据当时的报章报道和有关档案撰写,对这场商业大战的始末过程披露如下……

蒋介石拍板建造缆车

年夏,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两次赴庐山公干并避暑。后一次到庐山后的头天晚上,对陪同在侧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说:“江西省府可以考虑在庐山建造悬空电车(按:当时称缆车为悬空电车),经费筹措可与中外资产商洽商。必要时可由中央出面担保。”熊式辉汇报说庐山管理局早有此议,曾汇报多次,都因经费原因未改提上议事日程,现在有委员长支持,江西定当重视此事,尽快拿出方案。

同年10月中旬,一份《关于建造庐山悬空电车的方案报告》出台,该《报告》称:“长江一带地多低湿,独庐山气候高爽,自秋徂冬,皆为晴朗之天气,极宜于肺疾之疗养。惟交通未臻便利,行旅运输,胥恃山轿挑夫为交通工具,每一往返,时间金钱,两不经济。故欲来山登临游眺,非一般普通人士所能享受;至养疴于山间者,更因绌于财力,而致不果。江西省政府为改进交通方策,便利游人起见,特筹建悬空电车……”

《报告》对资金筹措、承建公司的挑选和招标、建造工程时间、建成投入运营后的预期社会效应及经济效益等均一一作了详尽计划和评估。

这份《报告》以江西省政府和庐山管理局的名义呈递国民政府行政院后,仅仅一个星期就获得批准。然后,由江西省府出面组织了一个以庐山管理局局长谭炳训为主任、省府与管理局官员及聘请的中外专家为成员的“庐山悬空电车工程办公室”(以下简称“悬工办”),开始正式进行此项工作。

据《报告》透露,准备建造的庐山缆车路线“自牯岭经剪刀峡直达山下之箭潭巷,全线计长三千公尺,升高约八百公尺,途中设有钢塔六座,只需十分钟即可到山。……该车即可载客,又可运货,车之客量,每小时上下山各六十人,运货每小时五吨。客车为八角形,共有两部,每车可容乘客十五人,货车每部载重一吨”。这项工程包括设计、材料、施工、工程师监工费等全部费用的预算资金共计50万元,将由“悬工办”出面向全社会招标。招标方案中有一个内容在当时比较罕见:“中标方即为投资方,应将该工程全部资金分两至三次汇入指定之账户,由招标方监督依照工程进度所需控制使用;待工程完成通过验收正式运营后,先以运营收入扣除营运成本后之全部偿还投资,然后可招投标方以3:1之按比例分享扣除营运成本后的收入”,但因为这是蒋介石提议建造的工程,而且当时民间各界根本没有料到日本不久竟会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因此凡是关心该工程的中外资产商普遍都很看好庐山悬空电车的现实前景与潜在前景(指中国其他名山的相同工程),所以不但没有人提出异议,反而争相对此表示兴趣,纷纷向“悬工办”驻沪办事处咨询、报名,要求参加投标。

年12月20日,由《中央日报》社主办的《中央晚报》刊登“悬工办”的大幅广告,向全社会公布“威达逊”“施庆诚”“哈罗蒙”“劳勃力笙”“安利”“都得利”“伊势卡”“五福齐”“三好友”等29家中外公司获得投标资格。

一场空前激烈的商业大战即将揭开帷幕。

安利洋行旧址

行贿者被取消投标资格

投标采用淘汰制:第一轮从29家公司中淘汰17家,第二轮从12家公司中淘汰8家;第三轮从4家公司中淘汰3家,剩下的一家,就是中标者了。

这29家公司中,只有一家能够获得投资、建造、营运庐山缆车的资格。这个资格的决定权掌握在“悬工办”手里,而不是由“悬工办”主任、庐山管理局局长谭炳训说了算。这是蒋介石听了宋子文的建议后召见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时亲口交代的,也就是说,为防止营私舞弊,中标决定权由“悬工办”集体决定。谭炳训是最先提出建造庐山缆车的,他倒是确实想为方便游客和扩大庐山的知名度而提出此举。所以,他没有想过要在这个工程的招标中牟取私利。他听熊式辉传达蒋介石的指示后,亲自动笔在《关于建造庐山悬空电车的方案报告》中增加了一个独立章节,在“悬工办”内设置一个8人核心小组,由他本人以及另一名省府官员、四名中国专家、两名外国专家组成,负责最后审议中标事项,投票决定哪家公司中标;他和另外5个中国成员每人持有一票,两个外国专家每人持有半票。对核心小组成员违反规定发生营私舞弊情况时如何处置也作了具体规定,严重的可以予以司法处置。这个核心小组的成员名单属于内部机密,没有公布,但章程是在报章上公开刊登了的,而且连登3天。

当然,对于上述29家有资格参加投标的公司而言,每家都为争取击败其余对手而要作最大的努力,面临着这种非常严峻的情势,他们中的至少一半以上准备不择手段达到中标目的了。所以,有些明知自己底气不足的公司一开始就施展手段对付核心小组成员。

按说核心小组乃内部机密,不应为外人所知,但“悬工办”上上下下连主任带车夫、杂役一共有三十几号人,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小施伎俩就可获取这个机密。也就不过两天时间,核心小组成员的名单已经在南京一家小报上刊登了,又过了一天,上海另一家小报《春申新报》上连包括外国专家在内的8名成员的简历都已经登出来了。

“攻关”行动随即开始——

核心小组的两名外国专家——英国机械工程师鲍罗和法国地质结构工程师卡米亚,当时下榻于庐山脚下九江古城的一处寺院里,正在准备用于审查标书附件中的技术问题的一些数据。一天下午,忽然来了两个外国人,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个是法国人,竟然各是鲍罗和卡米亚的同乡,有一位还自称是校友。他们说久仰鲍罗、卡米亚的大名,特地从上海前来拜访,顺便游览庐山,然后,就奉上礼品。送给收藏钟表爱好者鲍罗的是一对崭新的瑞士金表,送给古玩迷卡米亚的则是一把据说是明代的紫砂壶。鲍罗、卡米亚面对着这两个素昧平生的老乡,不约而同拒收礼物。那二位还欲纠缠,被鲍罗唤来负责保护他们的中方配备的警卫轰走了。后来知道,这二位系英商劳勃力笙洋行派来的说客,企图收买鲍罗、卡米亚,不但要求二位外国专家投“劳勃力笙”的票,还想通过他们结识核心小组的其他成员。

与此同时,随同核心小组组长谭炳训在“悬工办”驻沪办事处上海公共租界远东饭店办公的庐山管理局秘书陈茂生也成为另一家获得投标资格的华商“五福齐营造公司”的“工作目标”。陈秘书是南洋华侨,祖籍广东,而“五福齐”正好也是广东商人开的,于是就想收买他,充任内线。那天,“五福齐”请了广东旅沪同乡会的账房先生陈雅笛,持陈茂生祖籍地陈氏祠堂的帖子前往远东饭店拜见陈秘书。见面后递过名片,陈茂生暗吃一惊:对方比他高两辈,乃是他的同族叔公,于是当即参拜。陈雅笛落座后,不谈招投标,也不谈悬空电车,只谈乡情族况。谈了一个小时后,起身,陈茂生以为叔公要告辞了,却不料说请他去外面散步。陈茂生不便拒绝,寻思那就走走吧。

哪知,一出门已有轿车等候,不由分说连推带扯弄上车,直驰四马路(福州路)。干嘛?吃花酒。陈茂生还算机灵,立刻借点唱曲为名疾书一纸两指宽条子,连同一张钞票悄悄塞给侍者。侍者受了好处,随即出去悄悄往办事处去电。稍停,办事处即来电,说谭局长找陈秘书有急事,让速速返回,已派车来接。如此,这才得以脱身。

谭炳训闻知上述两例未遂行贿事件后,大怒,连夜致电南昌,向省府主席熊式辉报告要把劳勃力笙洋行和五福齐营造公司的投标资格取消。熊式辉表示赞同,指示要登报公布,以示决心。这样,劳勃力笙洋行和五福齐营造公司就被取消了投标资格。这给其他那些蠢蠢欲动准备“开展工作”的公司一个警告,只好被迫收敛。

但是,围绕着争夺中标目标的商业战硝烟方起,还有好戏在后头。(待续·作者声明:谢绝转载,违者侵权)

本报专稿史保国柳志松

欢迎点击您喜欢的内容,法制文萃报







































晚报省交警总队发布春节出行提示避开
数千万资本灌入精酿啤酒要火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yj/136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