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明朝那些事儿庐山上的两座明代御碑

发布时间:2025/5/2 11:35:02   点击数: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本文来源:九江发布」

明代以前,庐山在中国人心目中已经家喻户晓。

这里是生活中的画境,也是现实中的桃花源。

庐山是朱元璋的“福地”,他在山脚下鄱阳湖水战中以少胜多,彻底歼灭了劲敌陈友谅主力部队。

当曾经流落街头的乞丐孤儿朱元璋登上帝位,开创大明王朝,庐山也成了赫赫有名的皇家之山。

在庐山,保存下来的历史遗迹,以及口口相传的历史传说中,有不少是关于明朝的那些事儿。

据明史记载,整个明朝,庐山出现蛟龙腾空的记述就有13次。龙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从这样的描述中不难看出庐山在明代所享有的无上尊崇。

如今,我们从庐山上树立的两座明代御碑上也能看出这里昔日的荣光。

明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一道敕令,在南京与庐山开始了一项浩大持久的皇家工程。

为了怀念周癫仙人,朱元璋决定在庐山之巅树立御碑,表彰周癫仙人在庐山修行期间大施神迹,帮助自己打赢了与陈友谅的生死之战。

御碑在南京制作,由朱元璋撰文,明代著名书法家詹希原书丹,正面镌《周癫仙人传》,背面刻《祭天眼尊者、周癫仙人、徐道人、赤脚僧文》及两首诗。

而庐山的“庐岳”名号,也第一次被镌刻在御碑之上。

御碑制作完成后,运抵庐山,立于庐山仙人洞附近白鹿升仙台旧址上。

为了将4米高,1.3米宽,0.3米厚的御碑运到庐山顶,内务府还专门修筑了一条登庐山的“官道”——九十九盘古道。

明万历十五年,御碑亭已矗立庐山之巅近两百年。

明神宗朱翊钧为纪念生母慈圣皇太后李氏,命工部刊印续入藏经41函,并旧刻藏经文函御赐庐山黄龙寺。

庐山黄龙寺僧及当地官员为报答恩典,奏请敕建赐经亭,亦称黄龙御碑亭。

御碑上刻明万历皇帝的圣旨和赞颂皇太后恩赐佛经的赞文,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万历《护藏敕》及《圣母印施佛藏经赞》。

在明代之前,庐山更多是为高僧名道,文人墨客所瞩目。

而两座御碑的树立,让庐山在明代成为显赫一时的皇家山岳。

因为皇室的重视和仰慕,在整个明朝,拜谒庐岳,成为文人墨客,以及士大夫阶层的一种风尚,也留下了不少“明朝那些事儿”,我们下回再道......

来源:庐山智慧旅游

责任编辑:李沾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swh/265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