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创文 断头路”庐山北路“拆建创”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6-11-6 9:27:31   点击数:
创文 断头路”庐山北路“拆建创”的背后   汕头龙湖区正按照“边拆边建,以建促创”的思路全力推进创文工作。“拆”仅仅是第一步,也是事关改造成败的关键一环,而在“拆”之后,“建”和“创”(对辖区内所有路网以及城中村片区的整体提升)这步更为重要。   “断头路”庐山北路的改造工作就是个典型案例。庐山北路拆迁工作年启动,但由于种种原因,4年来进度缓慢,中间还无奈两度停工——眼下在短短3个月内要完成拆迁计划,是一个挑战。   过去两个月里,庐山北路已拆除89座“拦路虎”,拆迁进度已过八成,其中南段已基本拓通。南方日报记者连续多日深入走访当地的住户租客以及街道、社区干部,记录下创文大局下的小人物小故事。陈厝合片区,因为改造滞后被贴上了“城中村”的标签。尽管满心希望早日改善居住环境,但住户们或留恋不舍,或满足于眼前的稳定收入,租客们也已习惯周遭的环境,对于他们来讲,放弃旧宅配合拆迁是一场需要经过三思而后行的思想“战役”。   这个过程,已不仅仅是“拆”与“建”,而是一次广泛参与的“创”。

庐山北路拆迁。张烈华摄

舍小我响应拆迁   7月底,记者在庐山路拆迁现场看到一位阿伯驻足凝神,双手交叉背在后腰,盯着正在拆迁的房子长久沉默。   这位阿伯名为纪雄伟,是这个片区的住户,他有一座六层楼高的房子也在这次拆迁范围中。虽然他和家人早已搬离这座旧屋,不过旧屋经过修整后作为公寓出租,每个月的收入也算稳定。纪雄伟认为,比起收入,改善陈厝合片的环境卫生更为重要。   “现在我们住的新屋也是在这一带附近,每天出入都得经过这里,如果路通了出行方便,周边的环境卫生也会好点。之前这里就是一个卫生死角,到处都是垃圾堆。”纪雄伟说,这次的拆迁公告一出来,他积极响应主动签订了拆迁协议,并想办法跟租户沟通,帮助他们另寻落脚处争取早日搬离。   “我每天都会四处转一转,看看又有哪些房子开始拆除,看看这条路什么时候能打通。”纪雄伟说。   与纪雄伟一样,纪良文也是这次拆迁的支持者。他的屋子位于安和街南和十四巷,三层楼高,面积约为平方米,属于路边经营店铺。楼下作为店面放租,二三层则出租给在这带打工的外来人员居住,单单租金,一个月就可净收6万元。不过纪良文很清楚,拆掉房子、打通“断头路”是大势所趋,从大局出发,他只能“舍小我完成大我”,所以他积极做通租户的思想工作。   新津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初纪良文的房子里有两个租户答应搬迁,但后来却迟迟不愿撤离,纪良文多次苦劝无果,后来他主动要求对其楼房停水停电,以促使租户自动撤离。安置好租户之后,纪良文对这座三层楼高的沿街楼房采取即签即拆的方式,带头支持政府的拆迁改造工作。

钩机准备拉倒楼房。张伟炜摄

庐山北路拆迁现场。张伟炜摄

钩机正在拆迁作业。张伟炜摄

从观望到开始行动   在拆迁现场,也有一些“钉子户”。记者看到,有家小店隔壁的房子已经拆除,相邻的墙体也受到影响,但是店内还有满满当当的商品。不过店主的生意虽然还在做,但已经开始在大箱小箱整理东西。   记者向其中一家饰品店店主了解,店主是来汕经营小买卖的外省人,这家小店的店面是租来的。店主说:“十几年前刚来汕头,发现陈厝合片区老乡多,有照应,我便在这里租下这座房子,一家人住在楼上,楼下就做生意。多亏这些住户和租客的帮衬,十几年来生意稳步发展,小日子过得倒也实在。”   一开始说要拆迁,这位店主并没有太当回事,毕竟这一带的拆迁已经说了4年了,也就拆了个别几处。再加上在这里扎根了十几年,早已习惯了这边的生活,小店做的主要也是熟客生意,突然说要搬,一家人也不知道该搬到哪。初步估算,店里的存货价值大概二三十万元,这么多东西要搬也不容易。所以店主就打算先看看形势再作打算。但是这两个月来,看着周围的房子纷纷拆除,店主开始意识到,这次的拆迁势在必行。前不久,他已经重新租下一处安置地,距离此处大概几百米,新店现在已经装修好,这几天就能把东西运过去,同时在门前贴张纸告知熟客。   在这家饰品店的对面,也有几家店面依然在营业。新津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家店面每月的租金就是1万多元,而拆迁补偿款是一次性补贴,如果拖多几个月,住户的租金就可以赶上补偿金,所以住户一开始的态度便是能拖则拖,能拖多久便拖多久。多次劝说都没有效果,直到周边的楼房已经拆得七七八八了,住户思想才开始松动。

拆迁现场。张伟炜摄

谈妥一处拆迁一处   张海岩是新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拆迁现场指挥工作。哪里要拆、什么时候拆、怎么拆,细节跟施工人员交代清楚之后,张海岩便急匆匆赶往下一个工作点。   “张主任,我这房子今天拆不了。”一位拆迁户对上门的张海岩说。   “这栋房子已经签好拆迁协议,之前也已通知今天动工拆迁,我昨天刚跟你再确认过的,现在怎么反悔呢?”张海岩问。   “我东西还没搬完,不能拆。”这位拆迁户说。   “我看看,东西不是已经全搬完了吗?哪里还有?”张海岩说。   拆迁户指着一处破旧的合金窗框,说:“那,还有两个没拆。”   “这个好办,你若需要,现在就来帮你撤,撤完就得马上拆了,工作人员都到场了……”交谈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张海岩终于做通这位拆迁户的工作。张海岩随即打电话给施工人员,让钩机师傅先对房子其他位置进行拆除,另一边安排拆窗框的事情。   类似这种情况,张海岩每天都要处理好几宗。   “我们理解拆迁户的不舍,但是拆迁的事情可拖不得,否则整个工程就很难开展。”张海岩说,除了现场指挥施工,包括区里和街道、社区干部每天的工作重点就是挨家挨户去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   “每天去,一次次谈,直到拆迁户意识到拆迁工作的必要性,主动配合工作为止。谈不拢的,就厚着脸皮再登门,再跟他谈。”张海岩总结了经验:“磨破嘴皮子也要接着谈,谈妥一处,立刻拆迁一处。”   边走边说,来不及停下来细谈,张海岩又前往下一户人家开始说服工作,脚步急匆匆,记者在后面一路小跑跟着,最后还是在停留拍照的瞬间跟丢了。

钩机正在拆除沿街店面。张伟炜摄

案例社区居委老人协会主动参与   7月15日,金和、东和、南和等社区居委的老人协会向新津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反映,庐山北路的拓通是陈厝合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心愿。作为陈厝合的居民,老人们表示,将全力配合街道的拆迁工作,也希望街道想尽办法推进庐山北路的拆迁建设工作。   金和社区居委老人协会会长黄镇思说:“我在这个片区生活了几十年了,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有感情,但是拆迁之后环境能提升,我们老人也得出一分力。特别是拆迁涉及老爷宫,配合街道、社区,对老爷宫重新迁址,这项工作由我们老人来带头比较适合。”   除了积极协调老爷宫迁址,老人协会还主动组织对位于庐山北路接近安和街处占地平方米的车棚进行拆除。老人们的实际行动,让工作人员很感动。   庐山北路的拓通,对缓解泰山路、黄山路、嵩山路的交通压力,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促进片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该路段从黄河路与庐山路交界处至安和街路口,全长米,需拆迁座房屋。   7月29日,龙湖区新津街道组织拆除9座楼房,总面积为.23平方米。目前已拆除89座,工程完成进度超过80%,庐山北路南段已基本拓通,力争8月底完成拆迁工作任务,拓通庐山路指日可待。

采写

江烨楠钟心鸣

通讯员

杨坤标

编辑

陈圆圆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swh/126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