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基本信息 >> 建党95周年特稿讲述创作红旗颂的作
小编:6月29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乐会《信念永恒》在《红旗颂》辽阔悠远的旋律中拉开帷幕。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各界多人观看了音乐会。值得一提的是,《红旗颂》是著名作曲家吕其明所创作的最负盛名的大型器乐作品之一。本刊在七一前请作者专门采写了吕其明的动人故事,今天节选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与大家共享。
年5月,吕其明出生在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年仅10岁时,父亲吕惠生将他送到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抗敌剧团。次年1月,又转入了新四军第二师抗敌剧团。12岁时,吕其明在抗敌剧团遇到了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在听了贺绿汀三个月的讲课后,吕其明用学到的音乐知识尝试着把新四军军号曲调改写成了四部合唱曲《向前进》,成为他在作曲领域的处女作。
年5月,吕其明同谢晋合作,创作了第一部电影《水乡的春天》音乐,自此走上了创作影视音乐的道路,陆续为电影《铁道游击队》、《红日》(合作)、《白求恩大夫》、《南昌起义》、《庐山恋》、《城南旧事》、《雷雨》、《子夜》、《寒夜》、《焦裕禄》和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孙中山和宋庆龄》、《秋白之死》、《闽西总暴动》等余部(集)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了精彩的音乐。其中,电影《铁道游击队》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以及为彩色故事片《庐山恋》谱写的音乐,至今依然回响在人们的心中。
吕其明在华东军区文工团拉小提琴时留影
年2月,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舞蹈节举办前夕,在作节目安排时,当时上海音乐家协会的负责人贺绿汀、丁善德、孟波、钟望阳、黄贻钧等提出,此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应有一部新创作的有分量的管弦乐作品。经过商量,前辈音乐家一致推选吕其明创作这部作品。时任上海音协副主席和上海交响乐团团长的黄贻钧提议,这部作品的名字就叫《红旗颂》。这个名字鲜明而概括,有很大的音乐想象空间,无疑为吕其明的创作设定了“规定情景”,唤起了他过去与红旗相关的大量回忆。随即他进入了紧张的创作中。整整七天,他废寝忘食,奋笔疾书,眼前仿佛出现了人民子弟兵在战场上高举红旗冲锋陷阵的场面,出现了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宏伟情景,同时也想起了父亲吕惠生壮烈牺牲前留下的绝命诗。他在灵感和激情的驱使下作曲时,眼前不断地再现红旗指引我国人民走向胜利的生动画面。仅仅一周,吕其明就拿出了《红旗颂》的初稿。在诸位前辈音乐家提出审听意见后,他又作了些修改,落笔定稿。
年,正在创作《红旗颂》的吕其明
这年的5月8日,在文化广场举行的“上海之春”开幕式上,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乐团近两百名演奏员组成的庞大乐队,在著名指挥家陈传熙的指挥下,首演了吕其明作曲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一曲演毕,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许多听众都被其雄伟、昂扬的旋律所震撼,纷纷表示《红旗颂》有一种鼓舞人勇猛前行的磅礴力量。此曲一炮打响,随即传遍全国,而且久演不衰,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曲目之一。之后,《红旗颂》不仅在舞台上演出,还经常被广播电视和影剧引用。吕其明曾明确表示,只要大家需要,各行各业都可以无偿使用《红旗颂》的音乐。前不久,他自费买了套《红旗颂》唱片,赠送给相关部门使用。
《红旗颂》作为我国交响乐的一部创新经典作品,是许多华人乐团在海外演出的首选曲目。不少国外乐团也演出过《红旗颂》。在吕其明工作室的一面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放着一根指挥棒。这是世界指挥大师祖宾?梅塔于8年在北京指挥以色列爱乐乐团演出《红旗颂》后,托人送给吕其明的,并在指挥棒上亲笔签名,以表示对《红旗颂》及其作曲者的赞誉。
8年,世界指挥大师祖宾?梅塔送给吕其明的指挥棒(在镜框中)
吕其明始终铭记自己是一个党员作曲家,是党和人民及人民军队培养他成长起来的。所以他的创作尽管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但总是洋溢着一种主旋律的激情,充溢着昂扬奋发、催人前进的正能量,他把创作这样的作品当作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责任。“为祖国和人民写作不是口号,而是神圣的使命!”吕其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果真要创作一部以《使命》命名的交响组曲了。
上海爱乐乐团正在演奏《红旗颂》
去年春天,上海爱乐乐团先是在上海举办了吕其明的作品专场音乐会,而后又于年3月7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了《把心交给祖国——吕其明作品专场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的上半场,既有脍炙人口的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管弦乐序曲(第3号)《城南旧事》,也有流传甚广的影视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快乐的单身汉》《啊,故乡》《谁不说俺家乡好》《大实话》等。下半场演出则是长达40分钟的交响组曲《使命》。北京的中外人士踊跃聆听吕其明的这场作品音乐会,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当时正值“两会”在北京召开,由于票子紧张,便在“三八”妇女节前夕优先照顾“两会”中的女委员、女代表,前往国家大剧院观听吕其明的作品音乐会。北京有位记者在采访吕其明后感慨地说:“吕老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够在主旋律和接地气之间游刃有余,作品不仅思想性正确,还特别好听、好唱。”这番话正好也印证了吕其明创作的九字原则:唱的响、传得开、留得下。
如今已经86岁的吕其明仍然精力旺盛,保持着创作激情,他说:“我不吸烟不喝酒,生活简单朴素,长期以来都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早睡早起,作曲时从不‘开夜车’,也不患得患失。音乐可以说是我最好的‘营养品’。”
(本文节选自年第7期《上海滩》)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里寻常型白癜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