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故事传说 >> 苏轼这十六首经典诗词,每首都有千古名句,
苏轼这个名字,人们一定不会陌生,他不仅仅在文学、书法上颇有造诣,还是一个特别平易近人的美食家。除了写词以外,他还很擅长写诗,他的诗,每一首都是经典。
第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在这首诗中,苏轼把西湖比作四大美女之一的西子。西子天生丽质,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非常好看,而西湖也是如此,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别有一番风味。
第二首:《题西林壁》
这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诗。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人生也是如此,面对问题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第三首:《惠崇春江晚景》
本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美丽景色,作者用细腻的手法抓住桃花,蒌蒿,芦芽,河豚等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全诗氛围轻快明丽,自然活泼。
第四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是一首出现在小学课本中的诗作。开篇两句用黑白颜色对比,刻画出了下大雨之前黑云压山的壮阔之景。动静结合,有远有近,是一首上乘之作。
第五首:《赠刘景文》
这是作者苏轼赠给朋友刘景文的诗,当时的刘景文年龄较大,但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官,对此他觉得不满。于是在诗中,作者将“荷尽、菊残”比作朋友,告诉朋友要乐观向上,切忌悲观消沉。表达了作者的宽广胸襟和豁达心胸。
第六首:《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出自大文豪苏轼之手。实际上这是苏轼用来描绘春夜美景的语句,传到如今已经被人们用来比喻良辰宝贵。
第七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同样是一首哲理诗,作者作用“雪泥鸿爪”的比喻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告诫人们不必要为了失去的东西而烦忧,人生本来就是不确定的。
第八首:《海棠》
这首诗描写了夜幕中的海棠花。东风袅袅、香雾空蒙,都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表达了作者的怜爱之情。
第九首:《和董传留别》
这首诗因为第二句“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让很多人熟知,这正是该诗希望会人们的道理。不管是贫贱还是富贵,都要善于读书,乐于读书。胸中有墨水,气质自然就会不俗。
第十首:《东栏梨花》
顾名思义,这首诗描写的是东栏的梨花。梨花淡白,柳叶深青,作者用颜色突出了早春时节两种景物的特点。结尾两句又饱含深意,人生啊,能看得几个清明?
第十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这首诗是苏轼去世之前所作。苏轼在宦海沉浮,一生被贬了很多地方,就是诗中提到的黄州,惠州,儋州等地。对常人来说,这本来是自己的耻辱所在,但作者却用自嘲的手法将其认定为“平生功业”,不失为一种乐观。
第十二首:《琴诗》
这首诗饱含着古代朴素哲学。只有好琴和琴师高超的技巧合二为一,才能演奏出动听的乐曲,这二者缺一不可。这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必须要做到主观客观相统一。
第十三首:《惠州一绝》
这首诗是苏轼被贬惠州所写。惠州虽然盛产荔枝,却是极度蛮荒之地。但是豁达的苏轼却不以为意,大口吃起了荔枝,突出了自己的高度乐观。
第十四首:《初到黄州》
这首诗同样是写于苏轼被贬的情境之下。刚到黄州的他就立刻放下了痛苦,开始发掘黄州地带的美食,也成功吃到了长江地区鲜美的鱼和笋。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敬佩他的豁达胸襟。
第十五首:《有美堂暴雨》
作者用雄浑瑰丽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在有美堂所见的暴雨之景。如此震人心魄的场面,作为诗人的苏轼自然要挥笔记录下来。全诗雄伟壮阔,大气磅礴。
第十六首:《东坡》
苏轼在夜间走在东坡上,虽然道路崎岖不平,苏轼却以此为乐,并坦言这自己就爱这铿锵的竹杖声音,突出了他的高洁豪迈。
作为我国最伟大的文人之一,苏轼不仅仅以他的才华而被世人铭记,他的悠闲自如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他一直自由自在地活在属于他的世界里,不管外界环境有多么艰苦,他都能乐观面对,洒脱快活。
今天推荐的《苏轼词传》,收录了著名词人苏轼的诗词作品,也记录了作者的生平事迹。人们在阅读时,不仅能感受他精妙绝伦的诗词作品,也能体会到他挫折中带着欢乐的一生。
除了这本《苏轼词传》之外,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辛弃疾词传》、《纳兰容若词传》和《仓央嘉措诗传》总共六本书。辛弃疾、李清照等人都是中国古代著名文人,书中也记录着他们智慧的结晶,他们经典的诗词和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都值得读者去切身体会。
现在点击链接抢购只需99元即可将一套六本书一并带回家。书中自有黄金屋,让我们一起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成为富有书香之气的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