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故事传说 >> 清明游记丨四月,相约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想象着庐山。早在震旦纪,庐山就开始在浅海底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并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于汪洋海水得以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的“褶皱”波涛使它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庐山问世。在清明的这几天,我有幸到庐山一探它的“真面目”。
从山底坐车,经过半小时的“晕头转向”,我们到了牯岭镇: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谷,素有云中山城美誉,坐落在山顶的小镇。我们来的第一个景点——《庐山恋》电影院。年7月12日在庐山恋电影院首映,截至年,《庐山恋》在这家电影院里共放映了余场电影。它在庐山当地影院持续放映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同时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传奇。如琴湖,顾名思义是湖的形状像小提琴而出名。它是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牯岭街的一处街心公园。“面朝如琴湖,心静如止水。”在这里,我们可以忘记所有的不快乐!庐山天桥,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后朱元璋兵败被逼逃上庐山,带着所剩无几的残兵败将慌不择路逃到了悬崖边,下临深谷,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正在这危急之时,突然天降金龙化作虹桥,朱的兵马刚刚过桥脱险,刹时晴天霹雳巨响,龙飞桥断,就此留下天桥奇观。险峰,站在此处可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陶渊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便是此处。年,毛主席游此,题诗云:“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而我想说:“旅游容易,拍照不易,且拍且注意!”它的出现,为我们的旅游带来了惊喜,它犹如明星那般,享受着人们的注目,丝毫没有怯场,人们纷纷给它拍照,回来后不知是谁给了吃的,它离开了。等我们到仙人洞的时候已然天黑,安全起见,我们回到牯岭镇上,准备休养生息,为第二天的旅游保存体力。
天公不作美,正当我们蓄势待发的时出现了雷阵雨。介于天气原因,我们取消了第二天的行程,很遗憾!本来安排的是第二天去看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瀑布以及“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的三叠泉。虽然有遗憾,但是作为一个地理学子,能亲眼看看依次由断块山构造地貌景观、冰蚀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叠加而成的庐山,对我们学地理有很大的帮助,不枉此行!
供稿:陈初
排版:彭红
总编辑:朱日红
END
讲地理人自己的故事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白癜风复发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