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江西名人墓

发布时间:2017-9-3 0:09:03   点击数:
江西名人墓江西名人墓是江西名人的归宿。阐述江西名人墓,离不开对江西名人的了解。江西历史悠久,虽然长期远离中原文化政治中心,但很早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诸多人物足迹。

《山海经·海内经》是典籍中最早的有关江西人形象记载的典籍。

中国古书山海经有关于江西人形象的记载

20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丁文江曾对二十四史立有列传的历史人物一一进行了籍贯考证,列出名历史人物的地理分布表。江西共有立传人物名,在当时全国21个省(不包括少数民族人物)中名列第九位;首轮《江西省志》收录从秦汉到现代江西籍名人名;《江西历代人物辞典》收录江西籍历史人物人;有科举制度以来,江西考中状元48人,进士1.05万人,占全国进士总数10.67%。

江西古代名人辈出江西名人辈出,历史上还涌现了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朱熹、文天祥、陈三立等诸多政治精英和文化奇才,唐宋八大家,江西占了三家。

江西名人王安石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江西名人无论在外地如何荣华富贵,距离故乡如何遥远,最后都希望回归家乡,入土为安,于是便出现了坟墓,也是中国人不忘本的具体表现。坟墓是出于对亲人、祖先或先贤的纪念而形成的空间形态。

如果墓主具有足够的知名度或影响力,其墓葬就为名人墓而与一般的坟墓区别开来。江西历史名人众多,于是造就了众多的名人墓。

此外,江西地理位置优越,在古代江河经济时代,成为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之地。大批文化名人过化江西,甚至最终选择落籍江西,身后埋葬在江西,使江西各地名人墓葬棋布星罗、风格各异,形成江西名人墓文化,成为独具魅力的江西方志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一、墓葬的概念“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死,作为人生的必然归宿或终结,是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超越的现实问题。“由生而死,由死而葬”,丧葬就成了人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一处处坟墓,不仅仅是埋葬逝者的场所,它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死亡观、道德观、审美思想和历史文化背景,由此产生的殡葬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古代,“坟”和“墓”不是一个概念。“墓”从土、从莫。“莫”意为日在草丛之中,时当黄昏,太阳下山。“莫”与“土”联合起来表示“在黄昏时刻下葬”,与太阳一起隐没,所以指挖圹埋葬棺柩的地方,填土与地平,不封不树,不起坟包。葬,是指掩埋死者,即指人类将死者尸体或其他遗物按一定方式放置在特定场所。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采取了不同形态的葬式,具体形态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塔葬、崖葬等,而以土葬为主。

中国古代墓葬形式多样,上图为悬棺

墓葬,即土葬,也称埋葬,是通过墓穴墓室以土掩埋的一种葬式。它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也是中华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处理遗体的方式。墓葬地按形制有墓、坟、封、冢、丘、陵等称谓。除土葬之外,还有火葬、天葬、水葬、风葬、塔葬、崖葬等方式。此外,还有衣冠葬,也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葬法,墓内无死者尸体,仅埋死者穿戴过的衣冠,其坟墓称“衣冠冢”。甚至有的衣冠冢内空无一物,纯为纪念性质。古代墓葬一般分为地面和地下两个部分。地面部分包括封土,即“坟”或“冢”,以及其他陵墓建筑。地下部分包括墓室、随葬品、墓志等。二、江西名人墓概述江西除南昌市南唐时短期做过陪都外,历史上从未建都,因而没有一座皇帝陵寝。但因人文鼎盛,名人辈出,加之风景秀丽,吸引无数骚人墨客、高僧羽客、名公巨卿流连忘返,甚至作为百年后的归葬之地,使得江西本籍和外籍名人墓遍布全省各地,虽无法与气势磅礴、建造豪华的帝王陵墓相媲美,仍以多样个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江西自然风光之外的独特人文景观,为湖山增色。本文所称“江西名人墓”,指的是江西境内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本身存在着的名人坟墓和著名墓葬。名人墓的墓主都是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或是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著名墓葬指的是虽然墓主是普通人,甚至墓主不详,但坟墓本身及其附属建筑具有重大考古价值或纪念意义。(一)江西名人墓的特点江西历史悠久,根据最新考古发现,至少在20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但由于远离政治、文化中心,长期属于落后的百越蛮荒之地。在东晋以前,江西本土甚少有具有全国影响的名人,第一座名人墓当属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墓(位于现南昌二中老校区内)。从东汉末年开始,北人大量南迁,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西开始人才辈出,至宋明时达到辉煌灿烂、如日中天的极盛时期,保存至今的名人墓也多出于这一时期。作为一种历史文化景观,江西名人墓主要有以下文化特征:1.历史名人数量众多,名人墓分布广泛。晏殊、欧阳修、李觏、曾巩、王安石、黄庭坚、陆九渊、杨万里、姜夔、文天祥、汤显祖、宋应星、魏禧、朱耷、陈寅恪等为推动中华文明进程做出巨大贡献的江西籍文化巨擘们大都选择埋骨故乡。综合各类资料,可知至今全省11个设区市仍保存着大量名人墓葬,其中九江市最多,完整保存的名人墓就有80余处。曾巩家族墓葬江西名人墓多为古墓葬。其中影响较大的名人墓(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有50处。另外,还有众多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人墓,主要有况钟墓、宋应星墓、甘汝来墓、张勋墓、谢灵运墓等。

宋应星的巨著《天工开物》

2.历史名人层级高,多开宗立派者。根据历史人物知名度大小以及对历史所起作用的大小与影响,历史名人有着层级高低的区别。除极少数例外,一般来说,历史名人层级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市级、区县级4级。如阎立本、王安石、宋应星、汤显祖、余庆鳌、李烈钧、陈寅恪等。他们都是江西名人墓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名人,极大地丰富了江西名人墓文化的内涵。

3.名人墓遗迹数量多,种类齐全。由于历史的沧桑巨变,许多名人墓遭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有的几乎已不留痕迹。但在当地传说和地方文献记载中仍有大量名人墓遗迹留存。根据江西省现存地方志中统计,江西曾存在名人墓座,至今保存完好,并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有50余处。这些名人墓迹有王族墓葬、崖墓、僧塔、贤母墓、夫妻合葬墓、名人集体墓、家族始祖墓、遇难群葬墓、烈士陵园及各类名人独墓。不仅历史久远,而且种类较全、蔚为大观。

汤显祖墓

4.外籍名人墓葬多,保存完好。中国传统文化安土重迁,讲究落叶归根。而在江西,许多外籍历史名人却主动选择埋葬在这里,除了因宦游、战乱等原因,不得不归因于江西山水美景和独特的文化魅力。他们中有太史慈、周瑜、吕蒙、黄盖、沩仰宗开宗祖师慧寂禅师、临济宗的开山祖师希运禅师、曹洞宗第二祖本寂禅师、习凿齿、阎立本、辛弃疾、周敦颐等。

(二)江西名人墓的文化类型名人墓是名人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也是后人追思前人事迹精神、寄托哀思的场所。划分名人墓的类型,主要不在于墓的建筑结构等外表特征,而在于所葬名人的历史地位和精神价值。悼念、追思故人根据江西名人墓的文化内涵和性质,大致可划分以下五种文化类型:1.王族墓葬。江西虽然没有帝王陵寝,但由于一些封建王朝的封王建藩制度,特别是明朝,在江西留下了成系统的藩王墓葬群,如最近轰动全国的海昏侯墓及宁献王朱权墓、明乐安王墓、明益藩王墓等。益藩王墓建筑群可以看出当时的墓葬制度、礼仪文化、藩王制度发展历史,而王族丰富的随葬品,反映了当时江西乃至全国工艺制造特色和水平,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王族墓葬,构成江西名人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宁献王朱权墓2.忠臣、烈士墓葬。江西自古称为“文章节义之邦”,名臣中多忠臣,名将中多烈士。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看,以文天祥为代表江西英杰的“忠”,早已超越了忠君的狭窄范围,进入到忠于国家的更高层次。据不完全统计,江西有名有姓的烈士达25万人之多,占新中国成立前全国登记烈士总数的六分之一。这些遍布全省的忠臣墓祠、烈士陵园,也是江西名人墓文化的突出部分。辛弃疾墓3.高僧、名道、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墓葬。江西多佛道祖庭,禅门五宗(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有三宗源自江西,分别是曹洞宗、沩仰宗和临济宗。这三宗初祖宜丰洞山良价和宜黄曹山本寂、仰山慧寂、宜丰希运禅师之塔都建在江西;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其创始人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也是中国道教的鼻祖,历代天师多埋葬在龙虎山。他们中许多虽非江西人,却是在江西开宗立派,最后又葬在江西,为江西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4.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医学家、风水学家墓葬。陶渊明、黄庭坚、杨万里、王安石、晏几道、辛弃疾、曾巩、汤显祖等各行各业的大家巨擘不仅墓在江西,而且有些墓葬不止一处,他们的遗迹传说更是遍布江西各地,与正史记载相映成趣。这些名人墓葬已成为当地一张张文化名片。5.名宦、乡贤墓葬。在江西名人墓中,还有一批官员、乡绅墓葬,虽然他们层级不高,只在当地县、乡镇范围内有较大影响。他们或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百姓爱戴;或是为一地大姓始祖,子孙代有人才出现;或有仁义之事为当地民众所尊崇牢记。还有许多经过不懈努力获得状元、榜眼等功名的士子,因江西历来重视文章教化的传统,不管后来他们功绩大小,官位高低,也让故乡百姓深感光荣,因此也是江西名人墓中的一员,这些名人墓葬多收录在“名录”中。三、江西名人墓的价值和意义江西名人墓是江西悠久历史文化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载体和象征,其意义不在墓葬本身,而在于它厚重的文化含量和强大的历史文化辐射力、影响力。江西名人墓的开发利用大有可为,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价值和意义:1.存史价值。每一座历史名人的坟墓,从问世的那天起,就成了一个历史符号,一个文化标志,承载着名人的文化精神。在名人墓前凭吊先人,可以亲切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风貌,加深人们对本民族、本地区历史的了解、研究和认同,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激励后代子孙牢记先人的创造和功绩,以史为鉴,开拓未来。2.教育价值。江西名人墓葬,更多体现的是文化传承意识和历史教育价值。许多名人在江西多地都有墓葬,许多墓中并无墓主,只是空冢或衣冠冢,这类名人墓多因后人敬仰、怀念先人而修筑。历史名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和品德素质,后人在名人墓前,隔着一抔黄土,往往不由追忆起墓主经历的久远历史,起到特殊的历史教育功能。3.名人效应及经济价值。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开宗明义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象深刻地阐明了名人效应的原理。江西有众多颇有影响的历史名人的墓葬,利用这些历史名人的名人效应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宣传促销,并生产销售以名人为品牌的旅游商品,将创造出可观的经济价值。4.美学价值。江西风水学发达,江西名人墓多选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如况钟墓选址在神仙山半山腰、三老墓座落庐山植物园内、陶渊明墓位于庐山脚下……这些名人墓所处之地严禁采伐,植被保护良好,墓区风景足可供休闲旅游。5.科学艺术价值。江西一些名人墓和著名古墓不仅地上地下建筑辉煌,而且还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随葬品。有些在世上已经绝迹,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生产水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水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6.品牌价值。名人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区人文素质的综合标志,江西之所以称为文章节义之邦,就是因为出现过像临川才子、“庐陵五忠一节”这样的文化现象。江西名人墓作为名人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可以成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四、结语名人墓与著名墓葬是一地独特魅力和地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以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辐射力与一般墓葬区别开来。地方历史名人是一个地方崛起的精神和脊梁,保护和开发利用名人墓葬意义十分重大。江西名人墓许多都已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的保护。但仍有许多名人墓遭到严重破坏,至今难以寻找。保护江西名人墓文化,开发利用江西名人墓旅游资源大有可为,依据科学原则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必将为江西绿色崛起做出有益贡献。

来源:本文节选自《江西地方志》年第4期《论江西名人墓的文化特色一文》,原文作者为梅宏、毛珏珺、游桃琴,原文责任编辑:杨志华

责任编辑:徐佳佳交通指南

  上饶高铁站到铜钹山44公里,机场到铜钹山52公里。游客中心至九仙湖1km,至九仙山2km,至白花岩8km,至岭底12km,至红豆杉18km,至小丰村32km,至原始森林40km。

  铜钹山区位独特,交通便利。主要交通有浙赣铁路(复线)、沪瑞高速公路、国道、上浦国防公路和京福高速铁路、沪昆高速铁路。









































普通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gscs/177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