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故事传说 >> 芙蓉杯首届全国文学原创大赛入围作品
读你——我的云顶
文/邓训晶
小时候常听妈妈说起你,在我们隆昌有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那里有古寨、城墙、鬼市……从此,我脑海里全是你挥之不去的影子。
读小学时,邻居伯伯也常说起你,说你的古寨是如何神秘,你的城墙是如何固若金汤,你的生活是如何富有,以至于为了你的主人奢侈的生活而半夜赶场,有了闻名的鬼市。从此,我想见到你。
后来,邻居大哥下乡来到你身旁,他每次回家,都要跟我讲述你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他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眼前出现了山间那星星点点赶场的火把,集市里那喧腾热闹的场景。从此,我非常希望见到你。
长大后,听到关于你的话题,仍然是那么神秘。你富甲一方,善举济民;你崇学治家,几代翰林;你人才辈出,子孙遍布世界各地,各个领域都有你杰出的后裔,你是那么的人杰地灵。从此,我是那么渴望见到你。
可是,实在抱歉,直到我已经当了老师,才和我可爱的学生们一起来看望你。我还很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阳光明媚的耀眼,我站在山下,看到云雾缭绕的山顶,你像一位害羞的少妇,半抱琵琶犹遮面,在轻纱似的薄雾中若隐若现。我急切地想看到你的庐山真面目,于是我们踏着弯弯的石板路,来到你身旁。我顿时被你的美惊呆了,你是那么精致小巧,小街、小庙、小路、小古井。孩子们像撒欢的小马驹,奔向你的怀抱。我们穿过你那小的只容得下两个人并肩走的小街,街边庭院深深,三三两两的过路行人,给小街平添了几许生气。向密林深处走去,有多年历史的古寨呈现在我们面前。由于带着班上的孩子,要照顾他们。那一次,我没有完全读懂你,只知道你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至清咸丰十一年建成。寨建于峰顶,占地余亩,寨墙高6.7米。寨墙全长米,通高75米,面宽3至4米,有6道寨门,是保存完整的古城堡。寨内有54座庄园以及炮台、兵棚哨楼,就象一座有建制的城镇,是川南地区有名的城堡式家族建筑群。我还没来得及品味你的风采就踏上了归程,心中由此耿耿于怀,后来一直寻找机会弥补遗憾。
那天,我和友人相约再一次踏上了你的土地,细细看,慢慢品,我终于知道了你是一部翻不完的史书,读不完的沧桑岁月。当我手抚着坚固的城墙青砖,踏着布满苔藓的青石板时,当年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出现在我眼前;看看草深掩没的石径与荒废了的军事和生活设施,我不由得对一个家族经过多少代人艰苦奋斗达到辉煌后,再走向衰落的结局而发出深深的叹息;那高大雄伟的建筑,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也足可以看出当年的繁荣兴盛;那雕龙刻凤镂空的红木床,那明代官窑的青花磁,那绝世珍品的古玩字画,无一不在述说着你昨天的豪华奢靡。
我还知道了鬼市的来历,那是古寨的达官贵人夜生活结束时,为了吃上新鲜的宵夜,或为明天早行的客人饯行,应运产生了夜市,人们半夜进场买卖,天亮散场。每逢赶场天,凌晨两、三点钟,远山近岭的灯笼火把沿山间小路接踵而至,场上街檐下亦齐刷刷灯火通明,买主卖主讨价还价,主人客人争多论寡,喧闹之声不绝于耳,至天亮便人走场空烟消云散。
一页一页读着你,我读懂了那些举着火把来夜市卖东西的农民那种艰辛;读懂了你的雄伟,那城墙碉楼,是你抵御入侵的强大象征;读懂了你曾经的繁华,你祖辈的勤劳耕织,造就了你的繁花似锦;读懂了你如意池上的落虹桥,桥头观鱼亭与池东古庙虽已不存,但池塘灵气依旧,塘边果林,池中鸭群,真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读懂了你那深不可测的古井,它甘甜的井水,像乳汁养育了你那藏龙卧虎的肥沃土地;也读懂了你为什么让人留恋难舍,因为人们想在你那里寻访你不朽的历史。
你——就是我心中最美丽、最厚重、最含蓄的云顶;你——就是我从小魂牵梦饶的古寨云顶。请允许我诗意的翻开你丰厚的历史画卷;请允许我虔诚的聆听你对岁月沧桑的倾诉;请允许我骄傲而自豪的读你——我的云顶!
作者简介:
邓训晶,女,四川省隆昌县石燕桥人,隆昌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有散文、随笔、诗歌、小小说在《四川文学》《西南作家》《西南商报》《四川政协报》《精神文明报》《半岛都市报》《城市快报》《天津日报》《教育文汇》《内江日报》等发表。近篇散文、随笔,散见于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
主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协办单位:《青年文艺周刊》
顾问:王楚文王增弘张和平刘俊韬
主编:陈智鹏(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凤凰座
编辑:安瑞刚王建雄胡水根朱顚云王尚知
《芙蓉国文汇》第三卷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白癜风最好的治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