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故事传说 >> 最美乡村我推荐lt十一乡gt
十一乡杨梅节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树值万金。味方河朔葡萄生,色比泸南荔枝深。”这是古诗人描写杨梅的诗句。
一年一度,为期半个月的十一乡杨梅节,吸引近数千名游客前往品尝杨梅,体验农家乐。杨梅大量上市时节,当地的杨梅正通过空调大巴、快递、空运等渠道源源不断地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疆等地,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十一乡通过引进良种良法,使杨梅的栽培和管理技术不断提高。整个十一乡杨梅的种植面积从原来的1.2万亩增加到1.5万亩,品种也增加到十多个,有青蒂、流涎酥、乌酥、福建红、浙江红、硬丝、碳乌等口味不同的品种。由于不同品种的成熟期错开,使杨梅的收获期也从原来的20天左右延长到1至2个月。杨梅生产是金灶镇一大农业特色,也是该镇农业的主要经济收入。全镇现有种植杨梅面积1万多亩,年产量约万公斤,年产值达多万元,产品畅销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国内外市场,深得消费者欢迎。
然而,在这里,还流传着一个与杨梅有关的凄美故事,这个故事同样远近皆知,那就是“姑嫂鸟”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姑嫂相依为命,小姑是一个刺绣能手,她心灵手巧,什么桃花、李花、荷花、菊花、梅花,样样绣得栩栩如生,可是对家乡特产杨梅花却不会绣。因为杨梅开花是在夜间,清晨就看不见了。她想,如果连家乡的杨梅花都绣不出,岂不是徒具虚名!于是,便在初春的一个深夜,她告知嫂子去山上看杨梅花。就在她全神贯注观察杨梅花时,不幸被老虎叼去。嫂子在家等得万分焦急想上山去找小姑却因自己无伴又是女人不敢上山,等天亮才匆匆上山去找,找遍整个山头都找不到,结果在一颗杨梅树找到小姑的刺绣才知道小姑被老虎吃了,嫂子悲愤交加,肝肠寸断,急切地惨呼“姑~虎,姑~虎”……后来嫂子化为一只灰褐色的鸟,继续声嘶力竭地追寻呼唤着小姑。因而当地人就将这种鸟称为“姑嫂鸟”。从此,每逢杨梅花开时节,姑嫂鸟便在小北山盘旋不停地啼叫,声音充斥着苍凉和凄清,也充满着人间的亲情!雷公井
金灶镇芦塘村村西,有一口水井,人们称。说起这雷公井,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传说清末年间,这个井东侧的两间瓦房,住着位姓许的寡妇一家人。许寡妇膝下有个儿子,名叫阿牛,生得五大三粗,性暴如牛,笨拙似猪,直到三十出头,才娶上一门媳妇。那媳妇倒也有几分姿色,不过,她为人野恶,嘴尖舌利,是当地有名的“母老虎”。过门之后,对待婆婆十分不孝,许寡妇未及中年,她的丈夫就丢下她母子撒手而去。此后就凭着她自己坚强的毅力艰难刻苦地撑起这个穷家当,一把涕一把泪地把儿子拉扯大。本望着晚年有个依托,过好日子,想不到阿牛成家后,儿媳忤逆不孝,把生身亲娘当成仇人,一生辛劳付之流水。每念及此,不由悲从中来,泪自里生。常常从夜里哭到天亮,把两眼都哭瞎了!由于眼睛失明,手脚不便,日子实在难挨。某日,她饥得无奈,勉强拄着拐棍,想到邻居讨点吃的。不觉行经媳妇家门口,恰巧阿牛夫妻正在料理饭食,见婆娘跌跌撞撞到来,以为是要来讨吃,登时面乌了,但此时此刻,欲避已是来不及,要驱赶她,又恐遭四邻非议,于是那媳妇灵机一动,反装着好意迎上门口拦着婆婆,道:“阿婆,你眼看不清道路,别乱颠乱撞的,要吃嘛,就待小妹仔给你送去好了。”她支开婆婆后,立即脸色又从晴转阴,板起凶恶的面孔,朝坐在阿牛狠狠地说:“去!去厕池捞大把屎壳虫来,待我炒盘‘肉笋’给那老狗吃个够!” 阿牛如接圣旨,火速行动,不一会,果然从外边取了一捧屎壳虫来。接着,妻子便来个“来料加工”,手脚利索地煎制出一碟“出色好料”——“肉笋”来,并差七岁的小女儿给婆婆送去。许寡妇仍蒙在鼓里,认为今日是什么好时辰,才能破天荒地吃到了儿媳送上门来的饭菜。但吃着吃着,越吃越感到不是滋味,便停下筷来,问还停在身边的小孙女说:“妹妮,你妈给我送来的饭菜是哪好料?怎么与往日不一样味?”俗话说,大人弯,孩子直,小孙女吱唔地说:“我妈说是‘肉笋’哩!”。许寡妇一听,顿即识破了媳妇的庐山真面目,哇地一声嚎哭起来!不半晌,肚内翻肠倒胃,刚吃下去的东西呕满地面,气喘呼呼地昏过去了。待缓过神来,才撑起身二话不说,取了三炷清香,摸着走到儿媳屋旁的井边,燃起香,跪对苍天,号啕哭着,一边喃喃咒骂道:“臭泼妇呀!你丧尽天良!欺我眼盲,专觅屎壳虫来虐待我,天呀!你若有眼,着差雷公来诛伊呀!”说着说着,竟气得语不成声,当场又昏倒在井边。 从此,许寡妇一病不起,不到数天,便含恨离开人世,一命惨归黄泉了。说来也巧,不知是出自偶然的因素,还是许寡妇的咒语奏效,在老人撒手归天的年许后,当人们已把人间发生过的悲剧忘记了的时候,奇迹般的事故竟发生了:某日夜晚,阿牛夫妻正在床上做着美梦,骤然,天上乌云翻滚,雷雨大作,轰隆一声巨响,一个炸雷在井旁东侧那间瓦房炸开了!阿牛夫妻双双都被击毙在床上,看他俩那焦黑的肢体,模糊的面目,好像生怕见到世人似的。不过,他俩的小女孩却出人意外地被气流从屋里掀到屋外井边,安然无恙。从此,“雷公井”的名字就被流传下来了,世世代代教育着人们。观音圣庙
观音庙位于潮阳区金灶十一乡高斗村,创于明初,一直就有和尚来住。石径横斜,小溪两畔,穿过果林的绿荫,突见两块巨石峙立两旁,中余一缝,恰似一天然的石门,穿过石门,面前便是一片用水泥修筑的平地,平地的右边是悬崖,而左边便是观音庙的大门。现经附近乡村修缮给人的感觉更加有种走进了世外桃源,站于庙前,只见四周高峰林立,层峦叠嶂,气象万千,加以云气氤氲,令人恍如进入仙境。
年武装斗争在全国暴发后到年影响到潮汕一带,当时大南山潮、普、揭革命领导人阿纳、阿乐(惠来人)、和马义友(和平人)组织革命斗争,马义友来到高斗村动员罗又好、何木琴、罗文革、何明林等参加革命,和普宁后塘村叶戊戍、叶相益、叶陈兴,并以叶相益为领导,在高斗和后塘村活动时都长住观音寺。此后党内叛徒叶陈兴出卖地下党和革命同志,致使革命同志被杀害和观音寺被抢光、烧光,革命工作中途停止。年第三次国内革命后,以孙明军为领导到高斗村前后开展游击战争,期间都住在观音寺,直到革命胜利。
年十一乡人民公社创办观音农场,夏天农民们都喜欢到观音寺乘凉。改革开放后,揭阳市渔湖镇有一位女士来到观音寺游玩时口渴,取观音寺后石下泉水解渴,感到比天然矿泉水更甘甜可口,从此观音庙中泉水名声不胫而走。
进入观音庙,方才发现观音庙其实是因几块天然的巨石修建而成,人立其中,即使是最热的三伏天也觉凉爽宜人,正中有一神龛,上置大慈大悲观世音真身,下置两三蒲团,中间香烛不断,观世音也就益显庄严了。我们一群人怀着虔诚的心向观音娘拜了拜,便穿过后边的小门。小门后边还是一个石室,其中置有地主老爷的神台,后面却是一深隧的石洞。再从旁边一条缝隙出来后便是一条小小的走廊,这便是“一线天”了:只见两旁都是巨石,中夹一缝,刚好容纳一人经过。这石缝差不多有二十米长,尽头是一天然的石屋,两边是一些由人工砌成的台阶。左边巨石嶙峋,层层叠叠,宛如波浪,直向山下奔去。我们在巨石上辗转环绕便已无路可走;回过头来再登上右边的石阶,向上仰望,只见万千巨石,从山峰之上,倾泻而下,向下望去,这整座的石山竟仿佛成了一个天然的喷泉,那山峰便是泉眼,迸发的便是这些巨石了。置身其间,那流动的巨石有的似要盖头压来,令人胆颤心惊。游移于巨石之巅,徜徉于巨石之边,细细品味它们的每一位成员:有的薄如蚬壳,那便是“蚬壳石”;有的如慈母远眺,那便是“盼子石”;有的如壮士铁拳,轰然锤下,那便是“歼恶石”,那些巨石仿佛突然之间多了生命,风起之处,仿佛嘎嘎作响,似在轻点其头,或者随声作答,让人既是新奇又是心惊。石间有缝,或者中空,那便是观音山“十八洞”了。这十八洞相互连接,可以让人来往穿梭,其曲折迂回之处丝毫不逊迷宫,为这石山增添无穷胜景。
十一乡是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特色农业重点生产地之一,是粤东地区橄榄、杨梅、香蕉、柿、油甘等特色水果的主要生产地和重要集散地。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食用菌、潮汕蕉柑、杨梅、三棱橄榄、乌榄、玻璃油甘、元宵柿、马蹄等。其中,三棱橄榄是金灶镇的特产,质优价高,供不应求,曾于年创下每公斤鲜果元的纪录。十一乡有很多三棱橄榄树龄上百年的,主要集中在官坑、芦塘、下寮、徐寮等村。
十一乡村民欢迎各位的光临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