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故事传说 >> 三点揭开“农村电商”庐山真面目
农村电商”轰轰烈烈地推行了近两年时间,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历了从好奇、怀疑、尝试、探索和积极投入的过程。电商对于农村和县域市场不再是个陌生的名词,从广大群众到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去抢购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到企业积极地寻求沿海发达地区的电商运营商力图实现转型升级,再及地方政府一把手将电商工作列入到重要项目和业绩考核中去。
农村电商不可能一蹴而就
农村电商是一场全民总动员的持久战。
电子商务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能够到达今日的规模,本身就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尤其是在县域和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很多县域只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产业和资源,孤立来看是不错,而一旦放在全国的市场,深究不同网络消费者的需求,对比其他区域的条件,没有竞争力的居多。
在业界热捧的这些农村电商模式里面,无论是遂昌、临安、武功、大多具有先发优势,踩准了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的最佳时机。而现今,竞争日益激烈,没有全面的布局以及从产品、品牌、渠道、营销、供应链多个角度出发,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农村电商不能单靠政府推动
农村电商需要政府、企业、服务商和各类组织共同投入、高效联动。
自李克强总理发表“互联网+“讲话起,在政府体系里面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商推进运动。特别是获得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的部分县域,发展农村电商这项任务以及近万的资金,让主管部门的领导即喜又优,喜的是有专项资金可以大刀阔斧干一场,忧的是不知道资金该怎么利用才能真正有成效。
在不少地方看到,政府修建了装备一流的电子商务大厦和崭新的创客中心,细问企业入驻运营情况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往往闪烁其词,空空的大楼里只在参观接待时才有人气。有很多服务商抱怨和政府沟通难、落地难、收费更难,当然也不乏服务商打着包通过农村电商试点县考核承诺的,轻而易举签下了百万资金的项目合同。更有甚者,出现了一批靠政府项目奖励和补贴生存的所谓的电商企业。企业、服务商、政府真正能够相互协同,取得实效的县域为数不多。
作为农村电商生态体系中两个重要的角色,政府相关负责人要善于学习,更多地掌握电商发展的相关信息,熟知当地电商发展的现状,才能对服务商有清晰的判断力;而服务商也切忌只讲模式不干实事,或者全国各地四处设点,缺乏有经验的人员落地执行。只有深耕本地,政府和企业充分互动,稳扎稳打才能见成效。此外,身为电商发展的主体,企业和创业者即要借势政府、服务商和平台资源,也需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接收新思路新观点、大胆尝试互联网以用户和数据为中心的做法,进行转型升级和突破
农村电商不止零售一条路
农村电商需零售与批发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多渠道多路径地拓展。
随着以阿里为主的几大电商平台的农村电商下乡战略推进,越来越多的普通创业者和农民加入到网商的行列,政府也开始注重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和资源整合。电子商务使得传统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均有机会直接面对消费者,实现产品销售,无论是生产者农民、经纪人、各类批发商、经销商、商超等渠道商。
政府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全民电商创业,一方面营造了良好的电商氛围,但另一方面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网络零售市场,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靠零散而相对初级的网商力量,以网络零售为主,对于解决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农产品销售问题,只是杯水车薪。虽然淘宝村现象颇受业界的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看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gscs/1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