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_庐山旅游

读书笔记丨庐山烟雨浙江潮禅者的初心

发布时间:2024/2/1 14:54:15   点击数:

春生夏长,午休读《禅者的初心》。作者铃木俊隆54岁时从日本迁至美国,宣扬中国曹洞宗打坐修行,直到禅师入寂。《传灯录》记载,洞山良价(—)俗姓俞,诸暨人,幼年出家,不久到婺州五泄山剃度。原来,金华与曹洞宗也是有缘的。禅师打坐,领人开悟。

修清净心。清静听呼吸,纯纯滤杂念。有人打坐,早于佛陀。上一刹看见色相本性,下一刹万物生灭流转。世上特别聪明的人往往难成名家,因为聪明人一听就懂一学就会八面玲珑,知会广难以用力深,照顾全难免心神散。

修平常心。恰如其分,饥来就食困来眠,煮饭也修行。在岗位的纵轴浮沉奔波,难免有时厌倦重复的工作。若以时间的横轴测量,真实的轨迹却像正弦曲线,日新月异。

修心如修坝。基础打牢,适时扩容,蓄一池春水,无成见之心,风雨微澜。把人生的诸多纷扰看作心湖的涟漪,把涟漪看作感应世界的脉动。烦恼多少,在于爱之深浅、心之大小。爱中有恨,所以无执;恨中有爱,所以接纳。

修行见初心。“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经历过的人感觉尔尔,其实并不是真的“没什么”,有经历,有故事。眼前,原来如此。身后,不过如此。未来,期待如此。如来,正是如此。

修行呼吸间。人生罕有而美妙,如指甲上的尘土。“我”的世界在一呼一吸之间,是以“我”的形象受享行识的个体时空。在形体出现之前和消失之后,与天地一体,“我”有没有感觉,“我”在不在?有时,故去多年的先人入得梦来,如孩童般大小,不言不语,如此清晰。以唯物论,既然存在,终将消失。以认识论,主体客体化,物我生生不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dxdm/249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