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人生在很多时候是很奇妙的,第二天的糟糕经历让我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挫败感,甚至觉得这地方再也没有来的价值。
但是到了第三天结束的时候一切都变了,这一切缘起于早上出门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我经过认真的思考,打算放弃庐山最有名的景点三叠泉。
有天气的原因,也有交通不方便且成本高昂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厌恶了那种被景点牵着走的感觉。
于是看了看地图,找到了距离合适的一个小亭子,叫望江亭。应该是个视野宽阔的地方,哪条路线上还有个号称好汉坡的地方,应该是条山路,我喜欢登高望远的感觉。跟帅哥一商量,我俩不谋而合。
对了,澄清一个问题。帅哥,不是我儿子,是个大帅哥。我病了,不敢带着少爷出行。到底有多帅嘛,我就不告诉你们了,因为帅哥是我的,??
大象的衣服果然不错,这么湿的天气挂了一晚上基本上也全干了。北脸的软壳就要靠电热毯发威了,话说挺有意思的是,我刚进房间的时候看到房间里的毛毯,还比较担心,这么冷连被子都没有。实际上有电热毯的话,恰好需要毛毯的良好的透气排水性能。早上起床的时候,毯子表面一层汗水。如果棉被就都被捂在里面了,会很难受。
10
走了一段公路,我俩看到了这个入口。
帅哥一抬头:“二不山河。”
那么问题来了,是哪二不呢?
答案是:这是河山不二,是个烈士陵园。
穿过烈士陵园就到了望江亭。
果然如果所愿,是个登高望远之所。
坐看风起云涌,我俩很是后悔没带些茶点。
但是仍然在此停留很久,极度潮湿的空气让我的病似乎好了很多,很少咳嗽也不喘了。
这里坐的一个小时,我获得的快乐远超过昨天一天。
11
对好汉坡,和半山亭的好奇终究牵着我们继续前进了。
在云雾中弯弯绕绕,走不多远居然看到了公园的一个查票点。再往前走就出去了,把票压在查票点就可以出去再回来。不过经过询问,才发现现实和认知是有差异的,这条路是下山的路。。好汉坡,是指从庐山下上来的路。。而我们已经在庐山上了。
那也走走逛逛吧,反正云雾已经上来留在上面也看不到什么。
走没多久路边的植物就吸引了我们,草上结满了露水,湿润的环境下各种苔藓和蕨类植物很繁盛。
这个季节还这么多鲜亮的绿色,真是让我这个北方人羡慕。
想我北方的摄影大师们,为了拍个露水喷了多少花花草草啊。
12
云雾中兜兜圈圈,虽然能见度仍然不高。但是呼吸远比雾霾中舒畅许多。
远远的听到水声中夹杂着悉悉索索的声音,我想是有人上来了吧。
果不其然,一会儿绕上一个人拿着大袋子捡的很多瓶子。
路过我们的时候,好的问了问他是不是从下面走上来的。他说是,昨天下去结果下雨了没带伞,就在下面找个避雨的地方睡了,早上回来的。
然后他问我们家里小孩子多大,我们说上小学了。他又问:入少先队了么?
我俩一脸懵逼,还好我反应过来说没入。实际上是少爷刚一年级,没到岁数呢。
他说没入好,这就对了,入了就赶紧退。
我和帅哥哭笑不得的对视了一下,老哥没看我俩自顾自的念叨:现在就不讲理,我家小孩上小学就必须入,不如就不让我们上学!太过分了。
我和帅哥笑笑,溜走了。一边走我一边笑:我终于见过活的了!天天净看人刷标语,从来没见过真人。
不过开玩笑归开玩笑,整治邪教这东西还是要靠教育,少先队直接入还必须入这事确实我觉得没啥意思。一切神圣感和仪式感都被破坏掉了的时候,这些东西存在的意义何在呢?
云雾中继续弯弯绕绕,一抬头:草泥马!
13
一景吗?有点意思,但是也并不算新奇。但是在未知的道路上走的时候,突然见到有意思的东西的感觉很是美妙。
这也许就是探险和旅游的区别吧,就像香山八大处后面的那片山,明知并没有什么特别特殊的景色,但是每次不同的路探险的感觉仍然让人开心。
我们很高兴放弃了三叠泉这样的景点,随心所欲的在路上闲逛。遇到漂亮的石头停下来,遇到鲜亮的绿色停下来,遇到潺潺的溪流停下来。
生活重归自己的掌控的感觉真好。
14
在不靠谱的百度地图的指引下我们无论如何也没找到半山亭,崩溃的我俩放弃了,掉头上山。
回到望江亭,继续坐看风云变幻。突然间一阵风刮过来,一切都云开雾散。我们才发现对面山谷中有一条漂亮的小溪,伴着小溪还有一条路。
只是我们没有时间再绕到对面去了,只能回镇子上吃饭。这次饭,不仅不贵还很好吃。再次刷新了我对牯岭镇的认识,其实镇上住的本地人还是很朴实善良的。
其实,很多景点都是如此。朴实善良的本地人,竞争不过投机取巧旅游从业者。
吃饱了去问下午的长途车,结果淡季果然很淡。南昌方向的车因为没人根本就没上山,所以下山自然没车。
赌咒发誓打死也不从北山下山的我只能从了,还是坐车回九江再转车去南昌。
等车的时间,我们回到牯岭镇的小广场坐在边上一边玩手机,一边看山间云雾。
看着当地人,他们也许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但是对于大多数北京人来说这样的空气和景色在渴望列表里能排前三吧。
淡季的时候,来庐山住住,背上包四处探探险也是清爽宜人的。
三点多,小车,四百个弯,我数了一百多个就扛不住了,一路无话到南昌。大城市就是大城市,吃住水平都明显提高了。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