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庐山_庐山旅游 >> 地理环境 >> 反邪教邪教喜欢打着基督教旗号原因浅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邪教组织逐渐发展起来,进入21世纪,当代邪教势力开始出现国际化的趋势,据新华网公布、中国反邪教协会宣布的目前国内20个有代表性的邪教名录中,打着基督教旗号的约有16种之多。这些打着基督教旗号的邪教中,除了韩国背景的统一教、达米宣教会、世界以利亚福音宣教会和港台背景的新约教会外,其余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因此就不得不引起人们追问,为什么邪教为何总爱打着基督教的旗号?
一、邪教一般总是依附一个正教产生,基督教教义简明易懂,入世性较强,近年来发展较快,因此它易被利用
刑法第三百条对“邪教组织”的定义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冒用宗教”是邪教的基本特征,因为凭空去创造一个教要比基于现有宗教基础去歪解教义困难得多。正常宗教已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尽管多数人也许一知半解,但也耳熟有了铺垫。在此基础上加工、曲解、包装、推销成功的成本较小。相反,若要“原创”一个教义、编造一段貌似能自圆其说的历史及合乎大众逻辑的推论,这对于普遍智商不那么高的邪教头目而言难度太高。
相比于其它宗教,佛教、道教虽有更广泛的文化认同和群众基础,但佛道教经典深奥艰涩,普通人望尘莫及,想利用也难抓其一毛半鳞。近年来虽也偶有从佛教畸变的邪教产生,但相比与它庞大的群众基础这这能算是凤毛麟角;伊斯兰教属于民族性的宗教,在广大汉族地区缺乏接纳的基础。又因伊斯兰教纯粹的一神论宗教,“独一”信仰让它反对任何形式的人格神迷信。穆斯林谁都不会神化自己,谁也不会去迷信人。所以邪教在伊斯兰教里找不到滋生的土壤,在穆斯林中间也找不到跟随者;天主教虽也属于广义基督教,但因其相对较强的教会教义管理系统,邪教所依附和利用的难度较大。
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基督教,因其教义简明扼要且信仰生活的“入世性”较强,比较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特别是近30余年是基督教在中国发展最快的宗教之一,证明在急速转型的社会中有较好的“市场需求”。这样,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了。打着基督教招牌或从基督教中畸变而成的邪教(或异端)便粉墨登场,让民众对基督教本身产生了不良的社会错觉。
二、“有奶是娘”式的功利信仰及“羊多牧少”监管不力的现实给别有用心的邪教头目钻了空子
据有管部门调查,中国基督教会中老年信徒比例极高,超过四分之一,文化程度偏低者,又加上本就因为生活逆境挫折而归顺基督,信仰素质普遍不会很高。与近年来信徒的增速相比,受过正规神学教育的教职人员远远跟不上信徒发展之需要。至今为止,超过半数的教会讲台仍是义工负责,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只上过几天短期的培训班,很难算是较合格的传道员。就看近年来从基督教畸变的异端或邪教而言,它们的创始人几乎都发源于农村,有些甚至是文盲、半文盲,而追随他们信徒对基督教教义不甚明了,根本无法辨别其宣讲之真伪。故被邪教教主那些空悬着的“馅饼”诱惑而一个个掉入“陷阱”而不自知!
大量“因病信教”、“得饼吃饱”、“有奶是娘”式的信仰认知成为异端邪说培养追随者的肥沃土壤。由于有许多人是在求其他宗教神祇“不灵”的情况下改信基督教的,实际上把耶稣视为有求必应的“基菩萨”。对他们而言,入“教”是出自于一种比较现实的需要,甚至成了祛病健身的工具、消灾避难的法宝、理气顺心的寄托,基督教只是成了民间信仰的替代品。这当然也与中国人思维方式与西方人不同有关,一般说来,西人重逻辑思辨,遇见宗教信仰,首先会考量其“对不对”或“真不真”?但国人则更多是从“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实用主义思想出发,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dlhj/2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