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留园
随着连绵不断的阴雨,苏州也进入了梅雨季节!其实这个天气也出游也别有几分味道!干净朦胧富有诗意!
我们的节目也制作播出将近10期了,中间收到了听众朋友们的各种意见建议,反应最多的当属声音不清晰,没有良好的收听体验。于是呢,今天非常有幸来到了蜻蜓FM的专业录音间为大家制作这一期节目。
我们这个苏州味道这个专辑着重讲苏州大大小小各处名胜古迹,人文历史以及美食等等。前面说到了四大园林之一拙政园,今天就说说四大园林之二,留园。
其实对于大部分来苏州的朋友来说,都是时间有限,往往是三五天或者一个礼拜居留时间。如果想挨个观赏四大园林有点不大现实,而且会审美疲劳。除非有些朋友时间很宽裕想细致了解每个园林的精妙之处或背后的文化底蕴的除外。
上一期节目说过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留园建于明代,刚开始人们都叫他东园,后在清代园子主人换了,园主观景而起意,根据园子的景象改了个名叫寒碧山庄。因为园子里多种了些白皮松,竹子,而这些清冷孤傲的松和竹倒影在水中,池水竟也发出碧绿的颜色来。用竹色清寒来形容再为不过,就取名叫寒碧山庄。这园主呢姓刘,文刀刘,所以园子俗称刘园。物转星移,在同治年间,园子又换了主人,这个主人不姓刘自然不能再叫刘园,于是取了个谐音字,挽留的留。音不变,还叫留园,这个称谓保留至今。
留园比起拙政园呢,设计更为紧凑,每一处空间都是用心设计没有一点浪费,世界遗产委员会曾这样评价留园“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苏州的园林大多都是私家园林,都是辞官罢官或者被革职的官员兴建的,里面大有乾坤,有山有水有内涵。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西区以水池为中心,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为土石山,用石以黄石为主,雄奇古拙,系16世纪周秉忠叠山遗迹。东区是以五峰仙馆为主体的建筑庭院组合,在鹤所、石林小院至还我读书处一带,多个小空间交汇组合,门户重重,景观变化丰富,是园林建筑空间组合艺术的精华。东部的一组建筑群围成庭院,院中有水池,池北是北宋宫廷征集遗物,高6.2米,为苏州各园湖石峰中最高者,左右立瑞云、岫云二峰。园内还保存有刘氏寒碧庄时所集十二奇石。在东方文化中,山、石是人文性格的物化表现。留园的山石玲珑多姿,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特有的爱石、藏石、品石、画石的石文化现象。北部辟盆景园,陈列盆景名品余盆。西部为苏州园林土山佳作。
留园的特点呢是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占地30余亩的留园,建筑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
很多朋友一进到留园会觉得狭小而隐秘,甚至有些单调。但是走完过道绕过门窗眼前竟是一个新的开阔的天地。这里赞叹一下古人那种欲扬先抑的艺术设计理念!
留园每一处景点名称都有丰富的涵义在里面,要么取形,要么取义,取义的话多出自诗词文章,比如我们现在取名会参考古代优秀的诗词,古代的他们也不例外,会参考更古代的诗词。主要景点为,
绿荫
小轩笼罩在树荫下,故名。建筑类似于轩,临水而筑,第一位园主刘氏寒碧庄时期建造。
可亭
亭,亭台楼阁的亭,古时的亭子顾名思义“留给路人稍作停留之用。”而这里的亭子却可以欣赏美丽的山水景致。亭为六角,飞檐峭壁,顶上如同一个倒扣的花瓶。在第一代园主刘氏时叫“个中亭”,第二代盛氏时改成“可亭”。可以的可,亭子的亭。
恰杭
此建筑及其西涵碧山房从可亭那个角度看来像一艘航船,取杜甫“野航恰受两三人”之句。故名恰杭。这是第二代主人所建。
西楼
位置在五峰仙馆之西,刘氏时曾名西爽,今俗称西楼。
冠云峰
留园内的冠云峰是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冠云峰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济仙亭
济仙,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个济公,这个亭为廊亭,因亭北青枫树边有一块石头形状酷似济公,而俗称济仙亭。
明瑟楼
水经里面有:“目对鱼鸟,水木明瑟”一句。而这里正好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所以取名明瑟楼。楼为二层半间,楼上三面有明瓦和合窗,楼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边有一峰屹立,上面刻着“一梯云”三字。楼梯面东墙上,有董其昌书写的“饱云”二字砖匾一块。这是第一代园主时建造。
小蓬莱
《史记》记载:“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而此处正在水池当中,所以取名小蓬莱。二面小桥相连,上面架着亭式紫藤棚架。一块黄石上刻有“小蓬莱”三字。
濠濮亭
《世说》:“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什么意思呢?说《世说》里面记录着,景文帝走进华林园,跟旁边的随从说,想找个可心的赏水看鱼儿的地方何必要舍近求远呢?濠濮就是最佳选择,这里的飞禽走兽,包括鱼儿都会亲近人。濠濮,古人观鱼的地方。所以这里就取名为濠濮亭。亭为方形四角,檐壁尖尖的傍山而造,北面依水而建。
待云庵
盛康,园子二代主人,别号待云庵主,这里是盛氏家庵,是园主参禅礼佛的一方净土,故名待云庵。“
冠云楼
冠云,是一座峰的名字,此楼正是为观冠云峰而设。建筑为三开间五架屋,东西两面又各接一间四架屋。楼下正中壁上嵌有古代鱼化石一方。
冠云亭
冠云,峰名,为观峰而设。亭为六角攒尖,顶部装饰有如意桔子。
揖峰轩
宋代朱熹有首诗《游百丈山记》里有一句“前揖庐山,一峰独秀”。所以这个建筑西边有一湖石取名“独秀峰”,轩前庭院称“石林小院”,庭院内有四块太湖石峰,园主特别喜欢玩石赏石,借用典故,称其轩为揖峰轩。建筑为硬山造,外观二间半,实质只有一间半,刘氏时就有此名,沿用此今。
静中观
唐刘禹锡诗“众音徒起灭,心在静中观”。语意超尘出世。建筑为亭,由于二面借廊,只有一角,颇为罕见。
又一村
因为这里种植了梅林,并有绿杨、桃杏、菜畦、豆架,富有田园风味,所以借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命名
另外有一些景点,小桃坞,至乐亭,舒啸亭,八角亭,曲溪楼,自在处,还读我书斋等等景点。
留园中各景点取名是引用古诗词或典故最多的园林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园主刘氏除了酷爱石头之外还特别喜欢书法和名画,所以他就把自己写的文章或者古人的文章凿刻在寻来的石头上或者园中廊壁上,后面的主人呢也沿袭了这一传统,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条石都刻着诗词文章。
来留园的朋友们如果对昆曲感兴趣或者要听听新鲜的话可别错过了,留园每日都会有昆曲表演,还有实景表演,带你穿越一回古代。具体场次和时间可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dlhj/2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