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最美的国庆,最美的秋日,最美的姐妹淘
高中的时候,晚上开卧谈会,大概是每个人学生时代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吧。那时候,就想着我们毕业后能一起背包旅行,不管去哪里。直至今年国庆前一个月,有姐妹提出,大家便一致同意一定要抛开一切事务,一起旅行。
十月一日,祖国的生日。凌晨三四点钟,七个人从不同方向赶到火车站,前往庐山。说好的火车上休息变成了座谈会,叽叽喳喳说起工作和以往。七八个小时的车程浑然不觉漫长。
后来经过和当地黑车斗智斗勇,安全抵达早已订好的宾馆。随意整理了一下,便开始了行程。
高山建筑群——牯岭镇
以往到过的山,山上都是人烟稀少的,毕竟上山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庐山偏偏不如此,山顶地势平坦,也就形成了一条繁荣的商业街——牯岭镇,据当地居民介绍,有上十万的居民住在庐山里。成百上千幢风格独特的房子依山而建,点缀着大庐山,十分和谐。特别是到了晚上,散步的老人、奔跑的小孩,当地生意人,还有外来游客,非常热闹。牯岭镇中心也更像是一个城市的边缘小镇。
镇上唯一一个电影院叫“庐山恋”,年首映“庐山恋”以来,只播放这一部电影。因此,也创造了“放映场次最多”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我们都说,回家要去找找这部几十年前的爱情片感受一下。
在老别墅里寻找定格的时光——美庐
恰好,我们到那里,午后的阳光憋屈了半天终于露脸。伴着微风缓缓走过,漫步在写满沧桑的老房子中,品味当年的历史,感受上个世纪的烟云。湿润、沉重、干净、简约......这曾是第一夫人的闺房,也曾是“禁苑”。我想,即便里面没有收藏那些手记和照片,如今它能对外展示它的一墙一角、一砖一瓦,也便有它独特的魅力和姿态。
摄影佳地——如琴湖
牯岭镇中心不远,就是如琴湖,因湖形如琴而得名。乍一看,湖本身并没有多吸引人。走上木桥,远观对岸的亭榭、房子、石桥以及层林和绿草地,才感觉置身画中。深蓝、墨绿、深绿、浅绿、枫黄的树枝交叉,枝繁叶茂地渲染着整个如琴湖。
我们一路拍照、一路嬉戏追逐至“花径”,有石刻此二字,相传是白居易所书。这种美好的历史,不管真假,我都愿意相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登庐山,赏瀑布
第二天,继续凌晨三四点钟开始出动。开车的师傅将我们送到庐山脚下并祝我们好运!山区的天特别黑,好像除了我们只有庐山了。我们靠着手机手电筒前进。
凌晨雾气湿重、寒露逼人,但阶阶高攀的石梯却让我们出了不少汗。天渐渐微亮,头发渐渐湿漉,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静谧的山林、雾气缭绕的远处,墨绿色的树枝丫和褐色的石梯湮没在奶白色的雾气里,忽隐忽现,一种此景只应天上有的错觉油然而生。一峰、二峰、三峰、四峰,直到看到一群年轻大学生的露营,才知道我们到达目的地——五峰。据说,这里是赏日出的最佳地点。
一批活跃的大学生,一队心态年轻的叔叔阿姨,一个守着小卖部的老人家......直至大家拍照的热情被寒风消磨殆尽,天还是灰蒙蒙的一片,我们总想着老人家会说可以再等等,可不料他说:今天不用等了,这天气够呛......大家才留下遗憾下山。毕竟,“不留遗憾的旅行是不完美的”。
下山途中美景不断。途径半山腰,有一处看台可驻足看到一片茫茫云海,近处连着脚下、远处连着山峰、边界连着天际。像白色的棉花糖铺成的一张大床,猜想着会不会突然蹦出几个小精灵。
到了半山腰才发现游客众多,大多是冲着庐山著名的“三叠泉”来的。补充了少量食物的我们又开始跟随人群前进。又是一路石梯,一路人潮涌动。早上九点左右,我们开始听见人声和瀑布声。不由得有点激动,毕竟我们已经占领了朋友圈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著名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htty6677.com/lyyj/15041.html